湘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跨国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报告会:对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以美国文学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07浏览次数:

6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其庆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对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以美国文学为例》的学术讲座。郭教授强调了外国文学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性,并将如何学习与研究外国文学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王建香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郭教授表达了对湘潭大学的喜爱,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也介绍了自己从事美国文学研究的来由。

郭教授指出,外国文学作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传统内容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地位也居首位,不容忽视。外国文学实质上就是外国语言文学的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它涵盖的领域很广,内容很丰富。目前,我们国家的外国文学研究很活跃,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需要认真对待,认真思考,认真解决。

接着,郭教授基于自身多年从事外国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体会,提出目前在外国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中有6个“需要”:

1)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国文学学习与研究的地位、意义、价值的认识;

郭教授详细介绍了《嘉莉妹妹》、《一个美国人的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马丁·伊登》的故事情节,分别论述了美国一战前、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社会现状,启示我们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反思当代社会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成长。

2)需要有进得去、出得来的两种视角;

郭教授指出,文学研究要能进入文学世界,深刻体会作品中的内容和思想,又能回到现实世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即要能同时具备内视角和外视角。郭教授举了不少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点。

3)需要有历史和现代两种意识;

郭教授认为研究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将其放在作品本身所处的时代,还要站在现当代的角度去审视作品中的社会现实。郭教授倡导“细读”(reading closely,而非新批评所倡导的close reading),主张先把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弄清楚,再去开展批评研究,而且要能从美国文学作品中探究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4)需要明确对理论研究和文本研究两种关系的认识;

郭教授指出,一些年轻学者在进行文学研究时,对于理论趋之若鹜,而一些学生撰写论文时本末倒置,先选好文学理论再去套文本。郭教授强调,文学研究时使用理论是为了欣赏和揭示,而不是用文本去验证。

5)需要认真思考对后现代作家和作品本质的认识。

郭教授认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最基本身份是作家,他们的作品首先是文学作品,其作品中有浓厚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但是这些作家和作品对历史和社会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以无限放大。这启示我们要与时俱进,用进步的观点去审视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

6)需要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

郭教授谈及如何衡量好的论文时,提到了三点,分别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顺畅。言之有物是指要有问题意识,论点、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是指要能自圆其说,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言之顺畅是指论文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郭教授认为以上六点中,第一点最重要。认识问题是最根本的,其它都是技术问题。要学会将自己的心态从“要我做”逐渐转变成“我要做”,才能有不断坚持学术研究的动力,真正推动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

最后,郭教授分享了几句话,希望与大家共勉:研究文学的人要静得下心、坐得下来,要能走得进去,还能读得出来,多听、多看、多思、多动笔。从事文学教学研究的人要能关注和挖掘文学作品本身的人文价值,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外国语学院)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