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通讯员 梁建伟)筑牢平安防线,共护校园安全。为提升师生火灾防范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3月18日上午9时,外国语学院组织师生代表在外语楼501会议室集中观看“2025年春季全国高校消防安全公开课”网络直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行、学工办全体教师及90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学习。

本次公开课由国家消防救援局、教育部联合主办,围绕“火灾预防、逃生避险、火情处置”三大主题展开。课程通过真实案例剖析、VR技术模拟宿舍火灾现场、3D动态烟气实验等创新形式,生动还原火场环境,直观展示火灾隐患成因及科学应对方法。

公开课数据披露,2024年全国高校宿舍火灾达400余起,宿舍因充电宝自燃、烟头引燃等成“重灾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杨玲副教授结合真实宿舍火灾废墟,通过VR技术“沉浸式”走进宿舍火灾现场,模拟排查潜在隐患抽丝剥茧还原事故原因,一根老化充电线、一个未灭烟头,都可能引发灾难,警示师生消防安全从细节入手杜绝风险。在直播课中,专家团队通过模拟烟气蔓延实验,直观揭示火势扩散规律,让消防安全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同时强调“低姿捂鼻、沿标识撤离”的逃生原则,演示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消防员现场示范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口诀,讲解火灾扑救技巧,强化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原来烟头的温度能瞬间点燃被褥!以后在宿舍必须严守安全规范。”2024级英语专业陈同学感叹道。

安全无小事,防患未然重于山。活动结束后,党委副书记刘行作总结发言。她强调:“消防安全是校园安全的底线,消防安全无旁观者,每位师生都应成为安全责任的‘第一人’。”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效,她对外院学子提出几点要求:立查立改,即日开展宿舍安全自查,杜绝宿舍私拉电线、违规用电等;强化意识,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成为“安全宣传员”,带动身边人共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参与实践,熟练掌握逃生技能,确保“学得会、用得上、逃得稳”。通过这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消防安全课,外国语学院师生将以“共学、共防、共治”的姿态,为校园安全防线再添一道守护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