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多出条拐杖,他在求学的路上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地爬起,饱尝甘苦。他以单薄却顽强的力量,向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不能进学府读书,就校外自学;未读过本科,也敢直接报考研究生。
最终,他感动了著名学者许国璋。力排众议,许先生将这个不符合体检标准的青年收为弟子。他以加倍的努力回报老师的知遇之恩:攻读硕士、博士期间即发表多篇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博士毕业翌年获评副教授,三年后晋升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而今他已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多部,完成数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成绩斐然。
这位许国璋特招的残疾青年,就是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界首席学术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主编王克非。
动荡年代起步自学
“文革”中的长沙。学生一会儿进厂学工,一会儿下乡学农,教学很不正常。自幼因病致残的王克非还常被母亲牵着四处求医问药,整个初中阶段,他坐在教室听讲的时间不到100天。
初中就这样念完了。当同学们奔向农村的“广阔天地”时,拖着病腿的王克非哪儿也去不成。老父亲向学校求情,好不容易让儿子插班上了高中。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克非奋起直追。因初中耽误而一度落后的这个插班生,高中毕业时以6门功课596分(总分600)的优异成绩,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当时上大学要有两年“工农兵”实践。王克非这样既不能当兵,也不能务工、务农的残疾青年,只能望学兴叹。高中毕业后,他在家“闲置”了三年,但未虚度。时值“文革”,许多书籍被禁,他就想方设法借书;古今中外,无所不读,各科笔记做了10多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读书之余,兼习琴棋书画,还偷听“美国之音”的中级美国英语,边听边写,以笔记代课本,“无意间提高了听力”。
在那个“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年代,王克非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信念,迈出了自学人生的第一步。
首次报考高分落榜
1977年冬,中断十一年的高考恢复了,百万莘莘学子跃跃欲试。考前两周,离开中学已五年、正在地质队工作的王克非也决定报考。当时他远在野外,既无老师指导,又无复习材料,而且白天工作,只能晚上挤时间看书。但是一想到终于有了考进大学的机会,他顿时精神百倍,倦意全消。
考试那天,地质队开了辆解放牌大卡车,拉了50多人进城赶考。结果只有一人进入复试,那就是王克非。自学的积攒使他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其实刚拿起试卷时,几年没进考场的他也有些紧张。每遇难题而心慌时,他会自我镇定地暗暗说:“这间教室可能只有一人能上大学(因当年高考录取率极低)。我不拼,上大学的就是别人了。”于是咬紧牙关考下去。
成绩出来了,他四门考了321分,平均分超过80分。当时清华、北大在湖南招生平均分数为73分,以他的成绩,上大学应是十拿九稳了。
然而,体检一关亮起了红灯。因右腿残疾,他被医生判定“不合格”。当年省招办规定,德智体都合格才向省外推荐,省内志愿湖南师范学院,因为要培养教师,体检标准更高――王克非与大学痛失交臂。家人安慰他:“明年再考吧。”他却深感委屈:“考得再好不也得落榜?残疾是我能改变的吗?!”
所有年轻人都翘首向往的大学,一度离他那么近,却又那么遥远。
考研路上五度受挫
王克非又回到自学的道路上。中学读过的列宁传记一直激励着他:当年列宁因家庭原因被沙俄当局逐出大学后,就在家中自学,以校外生身份参加彼得堡大学毕业考试,获得全优证书。“知识可以自学。没有列宁的天分,却可以学习他的精神。”他计划自修大学课程,将来报考研究生。
1980年11月底,他插班进入湖南师院外语系的教师进修班。当时学的是许国璋英语第三册,相当于外语系的二年级(或79级)。临上该班前,他努力自补前半学期的课程;后半学期结束时,他已在班上名列前茅。寒假里他借来许国璋英语第四、五册和高年级学生的笔记,恶补一个多月将其学完。开学后除继续上原来班级的课外,又加选78级的课。为了实现自己计划中的报考世界史专业研究生,他再给自己加码,选修历史系的相关课程。那段时间里,他总是上完这一班的课就匆匆赶去另一班听课,三门课程同时修。他说他当时就是恨不得把时间放大两倍三倍,把进修的一年扩充成两年三年。
这些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等于是一般人数倍的气力!当时他还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搞布展,在地质研究所做科技情报翻译,所在单位离大学很远,他每天早去晚归,来回要赶乘六趟公共汽车。无论寒冬酷暑,人们都能见到这位拄着一根拐杖奔波于求学路上的青年的身影。二十年后他回忆起当年,眼前好像又浮现出一大群人蜂拥着挤上一辆公车的场景,浮现出顶风冒雨在泥泞的路上高一脚低一脚踽踽而行的情形。他说他那时多么羡慕住在学校里全心读书的同龄人呀!1981年,国家恢复硕士研究生考试。按自己的规划奋斗了一年的他,选报东北师大丁则民教授的美国史研究生。不料,考研与高考是同一体检标准,他被校方拒绝。考研的航船没等扬帆就抛锚了。
第二年研究生报名时,王克非又跃跃欲试。这一次他想投奔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觉非教授,希望名字上的相近能带来好机缘。然而他还是没得到准考证,尽管曾恳求体检医生笔下留情。
不断报考,不断遭受身残带来的打击,一般人早就心灰意冷了。王克非却没有。他回忆说:“报上一登出研究生报名的消息,看到那么多好学校、好专业、好老师,能不动心吗?那是挡不住的诱惑啊!”于是心头又燃起希望的火焰。接着就选专业,填志愿,报名,体检,碰壁。年复一年,火焰燃了又灭,灭了再燃。
自强不息拼得机遇
终于,在邓朴方等人努力下,1985年国家放宽了高考体检标准。五年来第一次领到准考证,王克非格外激动。他报考了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外语专业,但结果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写作一科竟得0分!其实这门百分试卷只要能过30分,他的总分就能上线。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写作题目是A university degree doesn?t mean the end of learning (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这叫没读过大学的青年怎么写?杜撰一个大学经历吗?他想起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心中有了底,便结合自己这些年来艰辛的校外自学经历展开论述,一气写满数页试卷纸。可是判卷人却认定这是跑题,一分未给。
那年8月下旬的一天,王克非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等教授招收研究生的公告。在湖南师大赵甄陶教授的鼓励下,他斗胆给素昧平生的许老写了封表达求学欲望的信,并如实禀告了自己的学历和身体情况。没想到,北外招生办很快回信说“许先生鼓励你报考”。隔几天,许老亲自回信,虽只有几行字,却在他久经打击的心中,激起希望的火苗。后来听推荐他的赵教授说,许先生表示:“这孩子虽然腿不好,却很有志气。如果他考取了没条件上,我出资让他上学。”王克非当时并不知道,许老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基础科专业委员,特别钟爱困境中仍好学上进的有志青年,经先生特招入学的不止他一人。
尽管收到了许老和招办的信,王克非却一直犹豫着没去报名。他毕竟只有“文革”中两年多的中学学历,要报考北外研究生,岂非自不量力、一步登天?9月15日是报名的最后一天,未见王克非报名,许先生亲自发来电报,嘱“速以电报形式报名”。赫赫有名的大教授还这么惦记、鼓励一个素不相识的残疾青年报考,王克非深受感动。他不再犹豫了,当晚赶到邮局发出了报名电报。这封电报改写了他的人生。
此后一段时间里,许老和他通过七八封信。为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青年如此尽心竭力,王克非感受到先生的温暖和爱护。1986年1月,研究生考试开始了,王克非在湖南师大的特殊考场接受了两天四场考试。凭着多年积淀和努力,他不负众望考上了外语界最高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了许国璋先生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王克非深知自己知识上的欠缺,在北外就读的数年中,课堂学习加课外自学,从不敢有一分懈怠。三年后,他完成硕士学业,写出了让先生满意的论文。那天,许先生拉他坐在北外校门外的路边上对他说:“当年听说我要招你,还有人说我尽招些残兵败将。”言语中流露出慧眼识珠之得意。王克非明白,为了招他这个特殊的学生,许老那几年里担着多大的压力。论文答辩时,先生特地邀请北大的季羡林先生和本校正、副校长等10位专家出席,既是对这场答辩的重视,也表现出对弟子学业上的肯定。
不断自学乐在其中
那些年在考研的同时,王克非还参加了电大考试和自学考试。1984年11月,湖南首次开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凭着长年累月的自学,他所有科目一次通过,成为英语专业首批自考毕业生。前年他到湖南开会,被湖南师大和中南大学这两所与他当年自学有关的大学分别请去给学生作报告。在师大外语学院,他走进十几年前考研的办公室,告诉学生们这里是他起步的地方;师生们为他的坎坷求学经历而感动。在中南大学外语学院,容纳200人的大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连走廊都站满了听讲的人,不得不临时启动楼下的另一间大教室。两所学校都为他感到骄傲。
多年来,王克非一直记得许老为他的书写的序“自学得来的知识最可靠”。即使上了北外,他也坚持自学:一边做许先生的研究生,一边还为了学业的需要而加学日语,又拿出当年在湖南师大给自己加码拼搏时的劲头。毕业时他不仅出色完成许先生要求的学位论文,还在选修的日本教授的课程里取得好成绩。后来他去日本参加国际会议,当客座教授,撰写与日本有关的论文,都得益于英语和日语两方面的学养。
王克非说,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总要花工夫在上面。急功近利想短期突破不可取。看书一定要看透,学习教材不要东一本西一本;只要从头至尾学下去,任何一本教材都能将你带到知识的彼岸。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学过的许先生的精读课本,他许多都能背下来,课后的练习题没有一道落下。
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特别是那些名气不够大的学校的学生,在哪儿读书都一样,关键是自己要学。在家里自学,同样能上大学、上研究生。如果不继续努力,即使考上了清华、北大也照样不行。“其实当年上海某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出了道好题目,大学毕业确实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学习是终生的事。”
“我当年只为争取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就费了那么多周折。现在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好事。他们关键是要有兴趣学习。只要有兴趣,遇到困难就不会打退堂鼓,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搞科研也是如此,写论文若只想着发表后名利双收,就不会有持久的动力;把学习和研究当成苦差事的也很难有成就。”
不断自学,乐在其中,这就是王克非教授艰苦起步、自强不息、终于学有所成的人生历程。
(本文发表于2004年5月30日北京考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