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随着第114户房屋的拆除,我校新校区600亩土地全部征收完毕,标志着征地拆迁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由此,我校版图再度扩容,增至3200亩。
新校区600亩土地位于雨湖区长城乡卫星村,涉及卫星村9个村民小组,拆迁户114户,建筑面积42311.13平方米。2008年9月,时任省长周强来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同意“将校园西面600亩山地规划给湘潭大学作为教育用地”。2010年8月,时任财政厅厅长李友志来校解决征地经费。2012年1月,省政府审批600亩用地计划,“新征600亩土地”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征收阶段。
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是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为推动项目进展,校党委书记章兢、校长黄云清、副校长郑赤建多次组织协调,湘潭市主要领导6次来校现场办公,雨湖区成立征收项目指挥部,长城乡实施“精准拆违”,实现拆违与征地统筹推进,促进了征收工作的力度与进程。
期间,校地共建中心与雨湖区、长城乡进行具体联络与协调,先后开展了丈量土地、数据收集、签订补偿协议、腾房腾地、杆线迁移、房屋征迁等大量具体的工作,顶住压力,持续跟进,全力打赢了这场“攻坚仗”。
据校地共建中心介绍,新校区将新建教学科研用房和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到2020年将达51%。其中将使用全国最新材料建学生公寓12栋,面积6万平方米,计划均为4人间或2人间。
新校区将实现“一心、一环、一轴、四片区”的规划蓝图。“一心”即由现状山体及整合的水系形成的片区生态景观绿心;“一环”即结合老校区现状的环路形成的一条串联西入口及四个区域的交通环路系统;“一轴”即由西二环入口连接老校区的东西向景观轴;“四片区”即北面的由学生公寓和食堂组成的学生公寓生活区,由文科综合实训中心、理科实训大楼形成的综合区,由管理大楼、研究生大楼及新能源工程大楼组成的校前区,由数理大楼、新材料科技大楼、工程实训中心、机电楼、资源环境大楼组成的理科综合区。
据了解,新校区立足“生态校园、数字校园、文化校园”的建设目标,重点打造共享生态区,将原有的大小不等的水塘经过修整连为一体,形成活体水面,与保留的小山脉形成开放的生态公园。同时,在位于校园南侧的理科综合区,中央山脉生态带及曲水景观带将整个教学区置于“山水相抱,水绕山行”的自然景观中,实现校园绿化、环境生态化、功能网络化。
(《湘潭大学报》记者 张灿强)
(来源:湘潭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