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下午,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应我院邀请在外语楼305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以《互文性与翻译一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路径》为题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党委书记胡强教授主持,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刘教授首先阐述了何为互文性理论,并根据历史的发展顺序,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本类型;随后,刘教授以众多优秀的翻译作品为例详尽地讲解了互文性与诗歌翻译的关系。互文包括内互文、外互文、反互文、用典互文、翻译互文。因而,刘教授以David Hawks对《红楼梦》的翻译及六祖慧能的偈语为例,讲解了何为反互文。之后,刘教授从翻译的角度剖析了用典互文;用典互文,即是把典故融化在新的文本中,富于文化暗示。在此基础之上,刘教授提出了其自创概念一翻译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的存在说明了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结语部分,刘教授用互文的方法巧妙地化用了王国维大师提出的三境界。
之后,胡强教授总结了讲座内容;提出了学习是互文的过程,成长是对互文的认识的观点;并从哲学的高度指出了知识学习的四种偏差。在提问环节,师生们踊跃地向刘教授提出了自己在翻译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譬如如何界定互文与修辞翻译的界限。刘教授都耐心地一一做出了解答。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刘军平,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彩虹学者”,被遴选为武汉大学中国哲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三个学科博士生导师。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创立了武汉大学翻译本科专业、翻译专业硕士以及翻译学学科博士点。其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包括《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光明日报》、《孔子研究》、《东方翻译》以及美国最大华文报刊《世界日报》等索引、转载或报道。其翻译理论成果有理论性,思辨性,前沿性。